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青菜聊聊《致富心態》#3
致富心態

青菜聊聊《致富心態》#3

contributed by <Tim096>

前言

這些只是我個人的讀書心得,讀完以後真心覺得就像主委所說的,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好書,非常值得一看,因此有興趣的還是建議去看原書喔,這本書算是很好啃又很讚的書,現在買還會送 Choco 的紅包袋,筆者是買電子書就沒有了QQ

主委買書連結~~~~~~~~~~~~記得使用本書專屬折扣碼【GOOAYE0127】現折$20且附獨家股癌致富寶袋

筆者相信投資的其中一個本質就是尊重市場不是嗎 ? 市場是誰,就是大家阿,因此無論對錯都是屬於市場的一份子,多聽聽大家的想法總不會是壞事啦,共勉之~

1. 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不要文人相輕,我相信只要是股癌的聽眾,這句話已經不知道聽過多少遍了。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有研究數據顯示在美國窮人家,每年花費四百多美元在買樂透上面,這件事情可能會有一個中產階級對者那個窮人大罵說,你這樣是不對的理財觀念,但是他沒有想到只有在買樂透的那個瞬間,窮人才有一瞬間的做夢的機會,只有在中樂透以後窮人,才能享受那位中產階級天生就正在享受的一切。

2. 運氣與風險

運氣和風險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或許你會和比爾蓋茲一樣幸運,但是你也有可能會和比爾蓋茲的中學朋友一樣不幸在高中時,全家山難而亡,當人們看到那些成功人士時,都不願意承認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運氣,因為這樣會使自己的努力看起來沒有用處,就像是彼得原理一樣。因此在投資方面分散風險的同時你就是在為了自己的運氣多骰幾次骰子,讓自己足夠好運。

當然失敗也可能是最差勁的老師,因為它會讓聰明人誤以為做出了爛決定,但事實上是他剛好承擔到了風險的那一面。
相反的成功也可能是最差勁的老師,因為每一個人的成功都獨一無二的,而成功的經驗可能造成聰明人誤以為自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但事實是那個決定只不過是運氣好所以成功罷了。

3. 貪得無厭

其實在馬道夫進行龐式騙局以前,他可是一位十分成功且受人認可的生意人,但是最後的結果大家也知道了,因為一時的貪念,他竟然為了那些錢,賭上了他的全部、甚至是人生,外人看起來極為不合理,但多少次自己在投資時,也犯下相同的錯誤呢 ? All in 啦~有些事情即使利益看起來再大,都不值得你去冒險

4. 讓人混淆的複利

很多人都會認為複利的效應都是在資產累積起來以後再來談複利效應,這樣說一方面也當然沒錯,但是複利這種東西還是很容易讓人搞混。讓我一起來做個小小的腦力測驗~

假設巴菲特的每年報酬率一樣是22%

巴菲特在十歲時開始認真投資,到了三十歲就已經有一百萬美元的淨資產;經通膨調整後的金額則是九百三十萬美元。如果他像一般人一樣,將青少年與二十多歲的青春時光花在探索世界、發掘個人熱情所在,到了三十歲時他會有多少淨資產呢 ? 假設有兩萬五千美元好了。

再假設巴菲特在 60 歲時停止投資並退休,改過者退休的生活。這樣的話和現在巴菲特845億美元會差多少呢 ?

答案是巴菲特只會有1190萬美元,比他現在的資產少了99.9%的,因此巴菲特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很長壽(?),因為只有時間才能夠真正發揮出複利的效果,因此學習投資這件事情只要好好了解後,越早開始越好。

我們時常在投資都會忘記了複利的前提就是不虧錢,常常忽視它,而是去選擇了高風險的方法去投資,最終打斷了複利的效果。

5. 致富與守財

致富和守財,是理財中最重要的兩件事情,但事實上是這兩件事情所需要的特質卻是恰恰好相反的。《富比世》四百大富豪榜中每十年的汰換率大約是20%左右,原因卻與死亡或財富贈與無關。 想要致富就得冒險,還必須保持樂觀,勇於踏出舒適圈。 但想要守財卻是與需要冒險相反的技能,你得保持謙卑,還必須要擔憂你得到的一切,要節儉,並且接受你的致富部分歸功於運氣,因此是無法複製的。

大家發現問題了嗎 ? 兩個完全不同的特質是如何在同一個人身上發生的呢 ? 自己去看書吧 ~ 好啦我結尾有提到一點~XDD

6. 長尾效應

事實上不管是人生還是投資,作者都認為失敗並不可恥,甚至是99%的時間都會在失敗,但是一兩個少數的成功就會讓你自己的投資報酬率看起來非常不錯了,因此分批投入和投資不要過度集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巴菲特曾經說過 : 「如果你將波克夏少數的頂尖投資案排除在外,那麼它的長期績效紀錄就顯得相當平凡無奇。」

也像是主委所說的 Netflix 的成功電視劇就像是投擲骰子一樣,沒有人知道哪一個會成功,那麼就多投幾次吧~(其實以前主委的訪談影片就說過,他自己人生也是多嘗試,看看哪個會成功)

而長尾效應實際上就是由極少數的那幾個成功,所組成的後續影響深遠。(如同長長的尾巴~

7. 自由

幸福快樂很多種形式,但是都有一個共通性,那就是那個人具有掌控一切的自由,無論是時間或想做的工作,甚至是毫不猶豫地離開討厭的工作,而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雖然物質上生活賺的錢都比起1950年代都高上許多,但是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更快樂,甚至有更多的證據顯示我們壓力更大了,生活更焦慮了。

因此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厭惡甚麼變得更加重要了。(筆者認為這一章蠻屁話的)

8. 超跑車主的謬論

人們時常的夢想是買下某輛豪車、豪宅、名錶,買了以後,這些東西會對其他人傳遞一個訊息:自己成功了,但是作者認為諷刺的是,實際上你在看者這些東西時,你很少去想到那個東西的主人真酷。(幹,別鬧我還是很想要勞斯萊斯阿)

9. 財富其實是你看不到的資產

當多數人希望成為百萬富翁時,其實他們心裡真正想的是 : 「我想要花一百萬美元。」但這句話正式成為百萬富翁的反義詞。作者提出來了財富和看起來富有是兩件不同的事情,財富通常是比較看不見的,而富有是很直觀的誰又買了什麼、又吃哪一家米其林、又出國玩了等等。

其實這一章,對於我們亞洲社會沒啥用處,亞洲社會本身的就有財不露白和儲蓄的習慣。

10. 存錢

這一章,主要說比起多賺一些錢,其實少花一點錢更為重要,很像是老一輩時常說的要懂得知足,你如果懂得知足,那麼慾望降低,即使沒有賺那麼多錢你也會感到快樂。在這個智力超級競爭的時代,軟體讓這個世界連通,其實細微的軟實力差距變得更為重要,好比溝通、同理心等等。(雞湯喝好喝滿)存錢還有一個最大好處那就是你可以很有彈性地等待機會的降臨,無論是投資還是工作。

確實在這個年代,你要去和別人拚智力對於不是天選之人非常難,總會有人比你聰明比你厲害,況且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分工合作尤為重要。

11. 合理勝過理性

在理財規劃的過程中,人們經常想要去抄別人的作業,但是經常被忽視的一點,某件事情技術來說沒有錯,但在事件的脈絡檢視下卻不合理。這邊就是主委所說的每一個人能夠承擔風險、持有成本、狀況、心理狀態都不相同,所以不要在去不斷的追求和別人相同的報酬率了,而是找到一個對於自己來說「合理」且你每天晚上睡得著的策略吧~

這邊也提出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想法,熱愛自己的投資。對,你沒有看錯,和傳統的說不要和股票談戀愛看似相反的觀念。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就像筆者自己非常熱愛特斯拉,因此當今天特斯拉下跌了20%的瞬間,我就會無腦接,心裡也不太會有負擔,但如果今天是投資最近很夯的雞蛋水餃股,即使他昨天上漲了50%,今天只下跌20%,而我做的方式就會是馬上止損,因為在投資特斯拉我會覺得我正在幫助全人類走向更好的未來,但投資雞蛋水餃,我就是想進去 YOLO 的阿。哈哈哈哈

在講一個筆者自己的心得,主委很常說不要去預測股票的漲跌,但事實上他幾乎每一期的節目都會寫下自己認為的劇本。因為這就是人性,而且這樣做很合理。當然一方面也是為了讓自己面對未知時,能有更好的心理素質去面對。

12. 意外 !

歷史總會不斷的重演,但是每一次都會用不同的方式。事實上每一次黑天鵝事件都是人們無法預知的,如果沒有比爾蓋茲的出生,誰知道現在電腦的世界會變成怎樣;如果沒有賈伯斯重返蘋果,誰知道會不會有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往往這些看起來龐大的事物,事實上都一連串「意外」所造成的。

「這次不一樣」,在投資說出這句話通常都會被嘲笑嘲諷,但事實上是每一次都不一樣,每一次的意外都有不同的時空背景、特定人物關係、特定產業。

13. 預留犯錯空間

留現金、本多終勝、分批投入。大部份人在做事情規劃的時候都時常使用,我的計畫是這樣這樣,最後我就可以達到了,但事實是中途的意外會更多,因此預留犯錯的空間,才不會讓你的計劃在執行中,看起來遙不可及。暴跌得時候有現金才能有安全邊際。

高槓桿的操作就是屬於如果你只要賠一次,你就直接退出了這場遊戲了,因此才會說他這麼危險,因為投資是一場無線賽局而不是那些虛擬投資戶一樣,是一場有限賽局的遊戲。

這邊提到一點那就是單點故障,任何一個投資,會讓你身敗名裂,那麼他就永遠不會是一個好投資,即使他成功的利益看起來多麼的誘人。

14. 你會改變

做人彈性一點,任何事情不要太極端,最終都會均質回歸。時常去思考你到底是害怕失去沉沒成本,還是這件事情真的有其價值。

15.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在投資虛擬帳戶時,可以說許多人都少年股神,但是實際上在投資卻沒有多少人是賺錢的這是什麼回事呢 ? Buy & Hold 最近牛市衝天的最近,這件事情非常的簡單,但是你知道當今天股市崩盤的時候維持住,這有多難嗎 ?

如果買車有三種選項 1. 買一台新車 2. 買一台二手車 3. 去偷一台車,在現實中極少數的人會去選擇第三種選項,因為大家都知道後續的風險是他不想要承擔的,但在投資的路上許多人去選擇第三種選項,開槓桿、當沖等等。但是不承擔任何的風險就無法享受到優渥的報酬,這也是投資最難的點。

把波動性看成手續費。

16. 你和我

在投資的時候清楚了解自己是誰 ? 自己願意付出多少風險 ? 自己到底想要得到是什麼 ?

就像是最近入場 GME 的人,根本就不管股價是否合理,也不管這一切到底誰會是最後笨蛋 ? 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就是想要進去賭身家,但你是嗎 ? 很多人說自己是長期投資,但自己股票只不過這一兩週沒有那些雞蛋水餃上漲的多,他們心就動搖了。若想要當投機客,那麼就大方的承認,對於投資也會有更好的認識。

對自己的投資更深的認識,若你是在 1999 年投資 Yahoo 的長期投資人,那麼即使到了今天你還是虧損。搞清楚自己要什麼 ? 在幹什麼 ?

17. 悲觀主義的魅力

2008年現代歷史上經濟最糟的一年即將結束。全球股市崩盤,全球金融體系每天都靠各方的支援維生,失業率飆升。正當事情看起來不可能更糟的時候,《華爾街日報》刊出一篇報導,主張好戲還在後頭。這篇頭版文章引述俄羅斯教授伊格·帕納林(IgorPanarin)的未來展望,他的經濟觀點足以和科幻小說家的才華媲美。

《華爾街日報》寫道:

(帕納林)說 : 大約在二〇一0年六月底或七月初,美國會分裂為六個部分,阿拉斯加併回俄羅斯掌控…..加州會自成一個他所謂「加州共和國」 ( TheCalifornian Republic ) 的權力中心,並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或是受中國影響;德州會是「德州共和國」 ( TheTexasRepublic ) 的中心・德州共和國會由好幾個州集結起來納入墨西哥,或是受墨西哥影響。華盛頓特區與紐約會成為「大西洋美國」(Atlantic America)的一部分・而且可能加入歐盟 ( European Union )。加拿大會奪走北方州,阿拉斯加會納入俄羅斯。

對,現在看起來如此可笑的發言竟然是在全世界聲譽最高的財經報紙頭版文章。那麼讓我們來談談上述例子的對立面吧~

1940年代二戰過後的日本,從經濟、工業、文化與社會等層面來看,這個國家都被戰敗摧毀,1946年的寒冬帶來飢荒,限糧政策導致每人每天攝取的食物熱量不到八百卡。想像一下如果有一位日本學者,這時候跳出發表一篇文章說

「各位,振作一點。在我們有生之年,我們的經濟會成長到二戰結束前將近十五倍的規模;我們的預期壽命會延長將近一倍;我們的股市會創造歷史上沒有任何國家看過的報酬;我們會有四十多年不會見到失業率超過六%;我們會在電子業創新與企業管理系統上成為世界級領袖;不久後我們會變得很有錢,擁有美國幾處最高價的房地產。順帶一提,美國人將成為我們最親密的盟友,還會試圖複製我們的經濟見解。」

別鬧了。作者一定被抓去精神鑑定。

結論

不要過於樂觀,也不要過於悲觀。不要一直為了上漲或下跌找理由~

18. 當你相信任何事情

你會對於具有強力科學證據的天氣預報抱持者懷疑的態度,但是許多人在投資時卻深信不疑一堆沒有科學根據東西。但是人們總是會想要去崇拜或是相信某個人或事情,這個非常的正常,因此前面所提到的預留犯錯的空間就會顯得如此重要了。

每個人看待世界的視角都不完整,但我們會想像一套論述填滿其中的空白

19. 觀念彙總

我無法告訴你如何理財,因為我不認識你,而且沒有人會為你負責,只有你爸媽會。因此以下只能給出幾個原則讓你去思考~當事情順利時,請盡力保持謙卑之道;當事情出錯了,請盡力找出同情之道。→ 尊重市場

1. 當事情順利時,請盡力保持謙卑之道;當事情出錯了,請盡力找出同情之道。→ 尊重市場
2. 少一點自我,多一點財富。→ 好好評估讓自己一夜好眠,且舒適的理財方法
3. 用錢拿回時間的掌控權,因為無法掌控自己的時間會嚴重影響幸福感。 → 屁話
4. 變得更良善,少一點炫耀。→ 知足 → 我還是想要勞斯萊斯
5. 存錢。→ 美國人真的很不愛儲蓄呢,幾乎每一本翻譯的理財書都在提醒存錢
6. 預留犯錯空間。→ 隨時預留犯錯的空間,確保自己能夠不斷繼續玩這一場無線賽局。
7. 避免做出會有極端結果的財務決策。→和第6點有點像
8. 確認你正在玩的遊戲。→ 自己想要投機還是投資,想清楚以後不要被另一種遊戲的玩家影響了
9. 尊重混亂。→ 對每個人每件事都抱持聽聽看的慾望,不要讓自己畫地自限了。

20. 作者的自白

自己去看吧~XD

Tim096 的心得

對於理財這一觀念,其實是近幾年才真正的流行起來的,相比人類的其他學科,歷史真的太年輕了,因此現在關於這一方面的詐騙才會這麼多,資訊的不對等,造成每一個人對於理財的想像和觀念都相差甚遠。

市面上真的太多,投資理財的書了,但事實上是你在實際的投資完全的應用任何一本書,你都會發現有錯誤,因此看書、看別人說、學習別人的方法、都不要自以為的拿來當作一套聖經,以為靠一套公式就無敵了,所有的策略方法只不過是拿來提高的成功機率罷了。

最近看了許多好書,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對於成功的描述都不是說怎樣會成功,更多都是把歸因為隨機性,把《反脆弱》當中不要去追求強固,而是去追求成功以後會為你帶來巨大利益的東西,再把《零規則》當中盡可能去除控制的觀念,最後是這本書當中提到的許多觀念,不覺得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嗎,或許未來是不可控的,但我們勇敢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去犯錯,或許總有一天會成功吧~

Gooaye AI 推薦閱讀機器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