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青菜聊聊《灰階思考》#13
青菜聊聊《灰階思考》#13

青菜聊聊《灰階思考》#13

contributed by <Tim096>

前言

首先讓我們對於《灰階思考》這本書有一些基本的認識,這本書不是一本教導你如何投資就可以讓績效更好的書。筆者認為更像是一本對於人生思考的書籍,人生有不一樣的選擇,多一種思維。

序言

灰階思考》的內容,如同書名,也如同主委平常不斷宣導的觀念,不管是人生還是股市都是充滿者隨機性,但也不是說充滿隨機性我們就不努力了。短期來看確實是運氣主宰,但是長期來看品德、教育、積累,才是重點。就如同老祖宗說的:「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許多知名創業家他們有許多副業都是失敗的,不是說那些名人就不會失敗,每個人都會失敗,但有人就是能夠保持樂觀繼續拚下一次的機會。

1. 掃雷:掃除阻礙日常思考的常識

恐懼、貪婪都是人們的天性。人類天生不適合炒股,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如同訓練肌肉一樣,訓練我們的大腦。讓我們可以遇到事情,不是感性的下判斷,而是理性的做出「第二層思考」。

第一章 日常迷思

會念書就不會玩、想成功就必須吃苦、興趣不能當飯吃、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一些我們都從小聽到大的標籤,常常我們就這樣定義了自己或別人。標籤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有效率的做出決定,但同時也常常讓我們的思考被限制住了。

任何人任何事情你都可以說是倖存者偏差,但是如果是這樣那麼你的人生就沒有什麼事需要去努力的了,可以思考一個點,那些人是純粹幸運嗎?還是努力的人比較容被幸運女神欽點呢?

定期定額投資大盤、股債配降低波動率、全球配置(VTI + VEU、VXUS)、投資台灣國運(0050、006208)。我們身處於一個很幸福的年代,ETF 這種相對簡單且 CP 值高的又穩定的方式,重點是還可以擊敗市場上大部分的人,這種簡單好懂得投資在我們這種時代被發明了出來。

當然我們也可以花上一堆努力,可能成為下一個彼得林區,但首先我們最需要學習的不是如何看財報、學習技術分析,而是我們要先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交易市場上不要被騙,不要犯錯,就已經贏過一堆人了。更不要去找那種看起來的捷近,坊間的股票老師或是偏食了只看某種東西了,雖然這種現象很常見。所謂「IKEA 效應」是指說人們會過度放大自己的重要性,總覺得自己花力氣組裝的家具比較好。又或是所謂的「相信專業」。堅信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股票老師,因為這是他們花力氣找到的,股票老師推薦的股票死死抱者,讓自己的沉沒成本不斷的增加,越加地陷入其中。

第二章 物極一定必反嗎?

漲多必跌,跌深必漲 vs 強能更強,弱會更弱

漲多必跌,跌深必漲:不一定,股票市場是一個用錢投票的地方。因此大部分的股票就是強還可以更強,漲還能更漲。而下殺的標的之中當然也有那種錯殺的公司,但也多的是那種「罪有應得」的。最後可能會,讓我們錯過後續的大漲,或是跌進深淵之中。

強能更強,弱會更弱:前陣子的航運,更久以前的宏達電、百視達、IBM。這些曾經佔據山頭,但拐了彎,走錯方向,就再也回不去的公司也多是。最後可能會,讓我們踏入機會財的陷阱或錯失轉機股的暴利。

講到這邊一定會有讀者說,這樣說啥都沒屁用,那我們乾脆不要投資算了。投資就像是人生一樣,唯一不變的就是永遠都會改變。因此終身學習成為了投資和人生都必備的課題。

第三章 大腦的神替換

人生和投資都一樣,人們都會傾向於簡單的來做。人生我們會做的事情,就是求神拜佛。人生時常遇到問題是拚盡了全力,你也無法掌控最後的命運,此時大腦為了讓壓力不要過大,會尋求一個依靠,無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大腦習慣於依靠這個神佛,自此後開始偷懶、軟弱。把自己的命運「只」交給神明。

如果把此事帶入市場,就像是人們不斷的尋求哪一個聖杯,期望自己可以「單」靠一個聖杯在市場上生存下去,那下場更可能是自己走偏了,中了牛鬼蛇神的騙局。

偷懶符合人性,但記得人生不能不斷的軟弱下去,每一次的挫敗記好,下一次睜大眼。長期下來慢慢地戰勝壓力和疑惑。把平常積累變成信仰,壓力變成助力,疑惑便自信。

第四章 別隊的球衣

同溫層陷阱重重

人們的祖先是需要分群結隊才能夠生存的,而我們是這群人的後代。我們也喜歡成群結隊,因為這樣我們可以找到歸屬感。

但是在投資的路上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單一策略、單一觀點可以讓人在下跌時互相取暖,觀點單一,無視警訊,大家一起賠,心裡會好受一些,但並不是我們投資要追求的。 多聽一些不中的話不會讓你少一塊肉,但少聽到幾次逆耳的忠言,就會讓你少很塊肉。

加入敵對的同溫層,是訓練自己判斷的方法。

第五章 輸家的絕招

玩遊戲當中會有連招,讓自己的攻擊能夠最大化的擊敗對手。而人性也有,起手式就是「一意孤行」,一意孤行不是從來就不是一個缺點,而是眾多的缺點的一個綜合體。

如何避免?當今天你的腦中只有一種知識時,你的大腦就沒有了其他選擇,因此擴展自己的想法,多去學習和你站在對立面的想法,就是避免一意孤行的最好方法。

2. 備糧:建構判讀的作業系統

第六章 加工食品與知識

我們都知道為了身體健康,我們應該多吃原型食物,或許加工食品因為添加了許多人工化學香料,口叫比較吸引人,自然比較不健康。所以這類的東西可別吃太多。

但是我們在學習理財的路上,我們卻每天都在攝取大量的「加工知識」。加工知識是指,許多媒體、新聞工作者、財經專家,除了傳遞資訊以外,也嘗試者解讀這些資訊,將之包裝成「知識」,讓我們服下。

3F 流言與 13F 報告

就像是吃原型食物一樣,我們應該試者擷取原型知識或資訊,用這乾淨的來源作為自己的判斷基礎。舉例來說,巴菲特每一個學習投資的人必定在過程中會想學習的對象之一,你可以從網路得知一些名嘴事後諸葛的對這些大師品頭論足,巴菲特哪裡做對或做錯。但若花太多時間看這些被加工的資訊,那就是在浪費生命了。不如好好去找出巴菲特 13F 報告來看,做出獨立思考的判斷。

想學習巴菲特的心法,與其去外面花費高額的學費聽不認識的老師說,不如把巴菲特的書、股東信。每一篇都自己看、思考,相信會有更大的收穫。

閱讀久了,資訊判讀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速度也會越來越快。長久下來,無論是投資還是身體都是原型的比較好。

第七章 沒看見的才是重點?

在學校中我們時常會抱怨學這個有什麼用?學那個又有什麼用?我們往往都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已經思考周全且縝密了,但往往就是那些沒看見的才是重點。

或許在學校學習的很多東西,在當下看不出用處,甚至未來也沒用。但在學習過程中我們的成長,我們的進步。這些我們沒有注意到才是重點,而不是那個最終的知識。

投資當然也是,我們自以為很努力地分析,但時常就是太專注了,很可能根本看不見投資路上的那個成長,多聽聽他人意見是個好辦法。

看不見的往往影響最大,自己完全沒有想到的事情,有可能是風險也可能是一個甜美的果實。我們可以大膽預測,但不要把別人當成笨蛋,永遠保持謙卑。尊重市場,也尊重和你不同想法的人。

第八章 贏家特質

樂觀,但不是傻天真

明知山有虎,卻仍繼續前行並且保持樂觀。就如同馬斯克推電動車,這並不是馬斯克第一次創業,且他是經歷過 .com 泡沫的人。

樂觀並不是無腦的對於自己信心爆棚,而是具有預見未來的雙眼,更重要的是有堅定前行的雙腳。樂觀是建立在充分準備、遠見、熱忱、動機和逐步成長上。

耐心

還記得前陣子大家開始流行玩水餃股的風潮,每天都很刺激,每天都可以翻倍。這時候許多人當初說好的買進好公司,買進自己看得懂的公司,這些投資路上講到爛的原則,這時候卻許多人,被短期的利益所吸引了。想當然的過了一陣子當整個市場開始下殺,這些水餃股肯定下跌的更多,而可能那些原本是想追求更高報酬率的人,也因此失去更多。

慢慢來,才最快。當然追求風險、刺激、報酬,可能是每個人的天性,沒有不好,但真的賺到錢了守城也是該學習的一環。

承擔風險

害怕失敗,害怕踏出舒適圈。我們的人生永遠都在感嘆千金難買早知道,但害怕失敗真的錯了嗎?選擇創業,冒者極大的風險,不成功變成仁;選擇公務員,風險極低,卻永遠賺不到大錢。沒有對錯,只有自己的選擇是否喜歡。成功的定義應該是自己給自己的,而不是旁邊那個只有過年才會看到的舅舅阿姨給的。

不管是人生還是投資,自己舒服最重要。放寬心,別比較。

第九章 繫上質疑力這條安全帶

社會化,意指人類學習、繼承各種社會規範、傳統、意識形態等周遭的社會文化元素,並逐漸適應於其中的過程。但是這也讓我們人生失去了想像力,許多規則、事情都是放在那裏給大家問的,券商融資利率、球鞋店的價格、人生道路上大家認為的不可能。在我們小時候對於世界充滿者好奇、想像,而那時的你會質疑為什麼事情不能那樣,必須這樣做。很多事情、機會都是大家習以為常,而那個小孩卻認為有更好的方式解決?從而帶動事情往不一樣的方向發展。腦袋靈活一點,人生也有不一樣的選擇。

質疑是態度,求證才是關鍵

就像是上面提到的,現代人越來越喜歡吸收加工過後的資訊,而這也讓我們越來越不習慣去質疑,即使質疑了,也可以馬上上網找尋別人的答案,但這個過程中,自己卻從來沒有實踐過。只懂得質疑會讓你變成酸名,而求證會讓你贏得尊重。

第十章 「學」不到的東西

達克效應,每一個初入市場的人總認為自己是那把進去收割韭菜的鐮刀,而投資的越久就會開始謙虛起來。

不進市場永遠是紙上談兵,但新手一進入市場又容易出事翻車,我們到底該如何是好?看一下書名阿,世界上不是只有 All in or All out 好嗎?小額投入,慢慢加大。

達客效應 - (來源 : WiKi)
達客效應 – (來源 : WiKi)

3. 上陣:面對多變的市場

此書不段的強調,人生即投資,投資即人生。水無色無味,千變萬化,可以變成任何一種飲料,永遠不會落後於時代。我們的投資就是要像是水一樣,不斷的適應市場變化,永遠順著「潮流」所趨,跟上新變化,就更有機會成為「主流」。

當一個人已經滿了,那麼會變得無法吸收任何東西。因此要先懂得「無」,方能擁「有」許多,這其中也當然包含人生。

第十一章 「學」不到的東西

先學會認清自己

每一個人都不同,出生、經歷、環境、家境、心態等都不一樣,做任何事都一樣,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最適合你的選擇。投資更是這樣。

用對帳單檢視自己

要認清自己的方式有多種,在投資的路上檢視自己的對帳單絕對是最好的一種方法之一,因為裡面的紀錄基本上像是你本人的說明書。

很多人以為自己是價值投資派,結果一打開對帳單才赫然發現自己每天都在追高殺低,即使心中信仰長期持有,但實際行動卻未必做得到。

運氣賺來,實力賠回去

股市裡是一個真金白銀的市場,什麼是情都可能發生,有些人明明就不適合主動選股,但卻一開始因為「新手運」,賺了不少錢。這往往就是悲劇的開始。

第十二章 沒有夢想的股票,我不會優先持有

失敗是為了下一次成功

真金白銀進入市場中,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時候往往就是最能賺取超額報酬的機會。這時候股價便宜,下檔損失有限,規劃「部分」資金買入,失敗了不起歸零。但看對了就發了。反之,等到媒體都開始讚嘆,菜市場的阿姨也開始買進時,股價早已墊高了,你承擔較少的風險,就得花更貴的價格買進。

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只有選擇的差別。

第十三章 尊重瘋狗浪

獨立思考不代表貿然行事

每一次浪潮來臨時,總會有人想下去一起衝浪,原油期貨跌到負值、GME 事件、水餃股、SPAC等,但是菜雞真的不要那麼做,人家可能是拿零用錢去玩,而你是拿身家去玩。除非你很清楚自己在幹嘛?

但是強烈建議每一次的浪都可以觀浪一下,股票市場很好,不像是現實生活觀浪是會有危險的,股票市場每一次的觀浪都可以讓自己學到更多。就像是以上述 WTI 期貨變成負數為例,這其實是原油期貨史上第一次出現負數,也震驚了投資界,而菜雞若能置身事外,不涉入金錢投資,心平氣和觀察這一次的來龍去脈,影響自己的投資,那麼就是賺到了。

第十四章 當大師遇到大跌

看清楚大跌的根本

每一次的下殺當然原因都很多,媒體也會幫你找。先來談談這一次新冠肺炎的情況吧,大師們仍然持有股票,甚至買進的原因。

回顧幾位大師當時的言論,可以發覺他們都很清楚這場危機的本質,見樹也見林。這不是某企業或銀行所引爆的炸彈,也不是經濟真的遇到了衰退期,而比較像是一個短期危機,「只要」疫苗能如期開發出來,就不會是一個長期問題。

清楚危機的本質,未知的東西總是最可怕的。對於大師們來說,那就是股市的一環,大師們不僅看淡帳面的數字,並且更樂觀的看待未來,每一次的下跌都當作是自己財富的一個跳板,蹲得越低,跳得越高。

第十五章 正妹、紅酒與股票

在市場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可能股票價值是被低估的。就像是國高中班上的正妹,正妹還不會打扮,而且這時候因為大家都還沒有見過世面,因此最有可能被一個平平無奇的人追到,發展出一段純純的愛。但是出了社會要考慮的事情變多,大家的條件也都開始變化了,可能你的對手已經是開跑車、住豪宅、某知名明星等,那麼正妹的選擇變多了,自然就會變得更困難追求。

就像是股票一樣,在股票價值尚未被大家發現,或是大家都認為此商業模式不可能運行時,此時股票價值是最容易被低估的。當大家都發現它是一檔好股票時,那麼價格只會越來越貴,大家開始爭相競價,進一步的推高股價。

第十六章 AI思考術

每個人做事情當然都會有好惡,但是如果把情感帶入投資的世界中,那就不好了。情感容易讓我們判斷失準,務必收起看投資世界,才能過濾雜訊,看見真正的訊號。

當恐懼指數飆高時,你是跟著恐懼嗎?還是看成加碼的良機?每當 VIX (簡單來看﹔投資人恐慌指數)飆高時,對於大師們都認為這是一個加碼的好時機,但許多散戶卻會在此時受不了,因而畢業。

每一次的崩盤,都應該重新的檢視自己的投資策略,看看自己是否有被樂觀沖昏了頭,然後進行修正,這才是真正贏家的智慧。每一次的犯錯都是學習的好機會,如果這一次的犯錯,讓你帶者恐懼出場,而不是帶著學習到新的東西,那豈不是太可惜了嗎?